雕版印刷术为什么打败了活版印刷术?
活字印刷术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,比欧洲早400年,它需要把几百个单独的活字拼到一起,而且需要字与字之间严丝合缝,避免出现版面的不平。活字印刷术在北宋被发明出来后,也在不断地发展的。明朝中期的活字印刷术已出现铜活字技术,由于是统一铸模,要比木活字精度高很多。到了清代活字印刷的技术就更加成熟了,康乾用大套铜活字,印制了《古今图书集成》,共计1000卷。乾隆用枣木活字印制了《武英殿聚珍丛书》,全书共计134种,这两个在当时都属于大工程。皇家都在使用,说明技术还是比较成熟的。理论上活字印刷术操作灵活、成本低廉,但实际上,通过活字印刷的书籍只占书籍总量的2%,大部分书籍还是通过雕版和手抄来完成的。活字印刷术处于一种被被边缘化的感觉,这是怎么回事呢?
在电视中我们可以看到,当年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时全是手抄的,事实上四库全书就是手抄的。据统计,中国51%的的书籍就是手抄的,在明代文渊阁的藏书中,手抄版的数量要远远高于印制本,达到70%。这些超大型的书,由于需求量不大,手抄要比活字省时多。剩下47%的书籍应该是雕版印刷的,它主要用来印制那些书籍呢?宋代的雕版印刷术也发展了顶峰,中国的古籍里宋版书籍的收藏价值是最高的。在技术层面上,活字印刷术就远不如雕版精致、美观,被边缘化是自然而然的事儿。
如果我们要来印制儒生参加科举都要用的四书五经,使用哪种方法是最合适的呢?针对这种需求量很大的书籍,手抄肯定是不行的的,那只能用活字或者雕版,那我们就都来用一下,看哪种比较合适。一块雕版的使用寿命三万次,印刷完一版后,可以洗刷干净、风干,等待下一次的使用,无需排版终身只需一次刻板。如果是用活字就需要每次印刷前进行排版、核对,印完了需要把版拆掉,再把活字归位。单比较这个过程,活字印刷的成本好像低一点,但接下来的才是关键。
活字印刷要排版,排完版还要校对,印完了这次还要把版拆掉,要把一个个活字归位。然后什么时候要印了,还要再次排版,排完版还要再次校对。但是排版得需要识字的人,可是在古代,识字人都是为了科举,只有那种连私塾都干不了的人,才来干排版。事实上,那时候很少有读书人能放下身段在干这个工作,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,他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行业。而雕版就不一样了,他不需要雕版工人识字,在雕版工人眼里每一个字就是一幅画,只要雕刻出来就可以了,干这个的人多还工钱少。从经济效益这方面,活字又败给雕版印刷。
而且随着雕版印刷的需求量增大,也就产生了一个刻工群体,每个时代大约有上千人,他们之间分工越来越细,又有师徒之间的传承,手艺越来越精湛,印出来的书的质量也就越来越好。但是活字字模一次制作完,可以用很久,这就导致了无法持续产生大量相关的专业人才,这也就导致印刷水平的提升。到此你也就明白为啥活字印刷书籍只占2%了吧。
那2%的印刷量去哪里呢?我们有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族谱,这些族谱就是活字印刷的。族谱由于没有太大的印刷量,而且印完后短期内不需要再次印刷,所以活字印刷是经济上是最合适的。一个事物是否能发展开,其实是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,活字印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